大三学子正值就业规划的迷茫期,“考公”“考研”“就业”逐渐成为同学们日常讨论的核心话题。有人纠结“考公稳定但发展空间有限”,有人困惑“考研能提学历却怕延迟就业”,有人焦虑“直接就业起点低难竞争”,多重顾虑让不少同学陷入“想得多、做得少”的抉择困境。为帮助同学们理清思路、科学规划,10月22日下午,0638太阳集团官网2023级辅导员郑琦老师于2教201开展了以“十字路口的抉择:考研、考公、就业,我该如何选”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,为同学们送上了一份“未来规划指南”。
解开“抉择谜”:三大方向究竟是什么
活动伊始,郑琦老师先抛出一个问题:“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——看到室友刷题备考公务员,就跟着买行测书;听到同学说考研能提升竞争力,又立刻搜集院校资料;转头看到学长拿到企业offer,又开始焦虑要不要投简历?”问题一出,现场不少同学笑着点头,产生强烈共鸣。
借着这份共鸣,郑琦老师缓缓道来:考公、考研、就业并非“非此即彼”的单选题,而是适配不同需求的“个性化发展路径”。她用通俗直白的语言拆解三大方向核心:“考公是‘稳定型选择’,能为大家提供安稳的工作环境与清晰的职业路径;考研是‘成长型选择’,可通过1-3年深造夯实专业、提升学历,为长远发展蓄力;就业是‘实践型选择’,能让大家尽早踏入职场,在实战中积累经验、明确兴趣。”简单几句话,便让同学们对三大方向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


找准“适配群”:我更适合哪条路
针对不同特质同学,郑琦老师给出适配建议:追求稳定、抗压弱的同学可优先考公,需提前了解岗位,避免只看稳定;对专业感兴趣、想破学历瓶颈的同学推荐考研,如人工智能研发方向硕士更具竞争力,且要明确考研目的,不逃避就业;急于经济独立、实践意愿强的同学可直接就业,从嵌入式开发等岗起步,牢记就业后仍需持续学习。同学们纷纷表示找到了判断方向的角度。


掌握“行动法”:确定方向后该怎么做
郑琦老师还为不同选择的同学定制了实用的学习方法:考公推荐“3+1”备考法,前3个月系统学行测申论并积累热点,最后1个月攻真题、每周1次模考,还可借“公考雷达”盯对口岗位;考研支招“目标拆解”计划,先依成绩与兴趣定院校,再拆分为月度、周目标,跨考生可通过中国大学MOOC补基础;就业分享“简历+实习”双提升法,简历突出专业技能,同时借平台投实习,面试提前准备技术难题案例。


迈向“新未来”:坚定选择,全力以赴
“没有‘最好的选择’,只有‘最适合自己的选择’。”活动尾声,郑琦老师深情寄语:“希望大家别再纠结‘选哪个更对’,而是想清楚‘我想要什么’——想考公就沉下心刷题,想考研就认真复习,想就业就积极投简历。哪怕选择后发现‘走偏了’也没关系,年轻就是试错的资本,重要的是别在犹豫中浪费时间。”

此次活动,不仅帮同学们解开了抉择困惑,更提供了可落地的行动方案。愿每一位同学,都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准方向,用坚定的行动代替纠结,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遇见更好的未来!
撰稿:范子涵 摄影:胡宸榕 责任编辑:张程程